台风过后
健康防护
台风过境,留下的不仅是狂风骤雨的痕迹还有饮水卫生和环境卫生的隐患极易发生各类传染病疫情,特别是肠道传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和呼吸道传染病疫情的暴发和流行。为了保障我们的健康安全以下这些健康防护措施您一定要知道。
健康防护措施
台风过后
要防哪些传染病?
01肠道传染病
洪涝灾害发生后,常见肠道传染病主要有霍乱、细菌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手足口病及其他感染性腹泻。
02自然疫源性疾病
洪涝灾害发生后需要重点预防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有登革热、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和鼠疫等。
03呼吸道传染病
洪涝灾区临时安置点,居住环境集中,人群密切接触的机会增加,新冠病毒感染、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风险加大。
04其他传染病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传染性极强,发病率高,传播快,发病集中。
环境清理,消灭“四害”滋生
1.检查房屋周围和社区内的排水系统,确保排水畅通,加速积水消退;定期清除公共厕所或简易厕所暴露的人畜粪便,生活垃圾要放置在指定区域,日产日销;
2.及时清除生活区周围的小型积水(含容器积水),减少蚊虫孳生地。可以将积水容器清除或反扣来清除积水,积水坑洼可以用泥土填平,同时应喷洒可控制蚊幼虫的化学杀虫剂;
3.做好防制苍蝇、蚊子和老鼠的工作,个人喷涂驱避剂,家庭安装纱门、纱窗等防蚊措施;放置鼠夹、投放鼠药等方法扑杀老鼠。
卫生饮水,重视饮水安全
要防哪些传染病?
1.不喝生水,尽量喝烧开的水、瓶装水、净化设备现场制备或送来的桶装水;不喝来源不明或被污染的水,不用来源不明或被污染的水漱口、洗菜等;
2.缸、桶、盆等盛水器具要经常消毒,消毒后用干净的水冲洗再使用;
3.如以泉水和井水等水源为饮用水时,一定要消毒后再煮沸饮用。被淹没的水井重新使用,必须进行清淘、冲洗,待自然渗水到正常水位后,用饮用水消毒剂进行超量消毒,并再次清洗后使用;
4.自觉保护生活饮用水水源及环境,在远离水源的指定地点堆放生活垃圾、倾倒生活污水和粪便,避免污染水源;水源地周围出现肠道传染病时须立刻停止使用该水源,密切关注当地的自来水和其他饮用水相关的新闻和通知。
灾后消毒四原则
1.以环境清理为主,做到水退到哪里,环境清理跟到哪里。
2.根据传染病预防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在灾区开展预防性消毒,防止过度消毒现象的发生。
3.应选择取得主管部门许可的消毒产品,并根据使用说明书及推荐剂量进行消毒处理。
4.注意与其他传染病控制措施配合,灾区及时清除和处理垃圾、粪便,做好无害化处理工作,对住房、公共场所和安置点及时采取预防性消毒、杀虫和灭鼠等卫生措施。
温馨提示
台风过境须防疫,防控措施要牢记:
饮食卫生要谨记,防止病菌从口进;
饭前便后要洗手,卫生习惯要注意;
不喝生水喝开水,被褥衣物勤晒洗;
饭菜现做要煮透,污霉食品要抛弃;
环境清理要彻底,人畜粪便勤清理;
灭蚊灭蝇是重点,垃圾污水快清理;
消毒杀菌很重要,水源保护要做好;
发现疾病要报告,早防早治效果好;
卫生知识要掌握,心理调适靠自己。
1.坚持勤洗手,尤其是在用餐前后、处理食物前后、哺乳前后、处理伤口前后,洪涝期间接触垃圾、洪水或动物尸体后,要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彻底清洁双手,尽量避免用手触摸口鼻。
2.要密切关注自己和家人的身体状况,饮食起居要规律,避免过度劳累,随时注意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一旦出现如发热、呕吐、腹泻、皮疹等症状,要尽快就医。
3.消毒剂使用需要注意,消毒剂均有一定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在配制的过程中一定要佩戴口罩和手套,做好个人防护。消毒剂对于预防疾病具有重要作用,但也无需过度消毒,或认为消毒剂浓度越高越好。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 文昌市文汇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