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润童心 清明融于情——文昌市文汇幼儿园清明节主题活动
新闻来源:本站 时间:2025-04-03  打印本页
传统润童心
清明融于情
一朝春醒,

万物清明。

草色青青,

杨柳依依。

冬去春来鸟复娇,

又到清明时。

在华夏广袤大地的悠久岁月长河中,清明节闪耀着独特光芒。它别名踏青节、寒食节,兼具双重身份,既是传统节日里熠熠生辉的存在,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

每年公历4月4日或5日,当太阳精准抵达黄经15度,清明便踏着轻盈的步伐翩然而至。这一天,晨露还在草尖凝着微光,人们便怀着敬畏与思念走向墓园。在那里,青烟袅袅,寄托着对逝去先人的无尽追思,每一束鲜花、每一次鞠躬,都是后人未曾忘却的深情。

 观影片 寄追思

活动前,党支部书记黄薇同志满含热忱地向小朋友们预告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讲述过程中,她结合张云逸纪念馆、潭牛革命纪念园、南阳英雄纪念碑、符节烈士纪念园以及文昌史记馆等红色基地的相关介绍,绘声绘色地向小朋友们讲述那些在革命中壮烈牺牲的烈士事迹,以及为了新中国和新生活不懈奋斗的先辈们的英勇故事。黄薇同志的话语如同温暖而明亮的光,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缅怀英烈、珍惜生活的种子 。孩子们眼神里满是好奇与疑惑,专注地聆听着每一个情节。从他们那纯真的目光中,我们真切地知道,崇敬英雄的种子已在他们心间悄然种下,激励着孩子们传承红色精神,勇敢前行。

微信截图_20250407153742.jpg

画清明 知习俗

在班级老师的带领下,幼儿通过观看视频、图片、倾听故事充分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也知道了清明节的传统活动有扫墓、踏青、春游、荡秋千和放风筝等。

有一个小女孩去墓地扫墓祭祖,有一位小朋友在放画有花朵图案的风筝,有两个小朋友在吃青团,还有一个小朋友在荡秋千。

我和好朋友在清明节拿花去祭拜祖先,在山上拔草。我穿了一件粉色的衣服,山上有很多的绿色。

宸宸:清明节我和爸爸妈妈回老家扫墓,爸爸在拜祖先,妈妈在做饭,我也在拜祖先。

和爸爸妈妈一起做青团。

琪琪:清明节我和爸爸妈妈去山坡上放风筝,放完了以后,妈妈坐着休息,爸在去拜祖先。

珺珺:“我和小哥哥一起去放风筝,还带上了我们的小猫咪,太开心啦!”

名名:“爸爸带我回老家放风筝,我和哥哥都很开心。在幼儿园我们一起做彩泥青团,我都想吃了!”

煊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放风筝,然后我们在比赛,看谁放得高,谁就赢了,最后我们三个人并列第一!”

妍妍:我们去扫墓,扫墓好了我们就和婉老师、璐老师还有老师的宝宝我们一起去放风筝,宝宝们都说:“哇,风筝的线好高啊!”两个小宝宝还一起荡秋千,呼呼呼飞的越来越高!秋千快断了她们就加绳子绑起来。

馨馨:我和妈妈一起去放风筝,旁边有一个小女孩在扫墓,祭拜祖先,她哭了。妈妈和我就停了下来安慰她,我去叫小女孩不要哭和我一起去放风筝吧!她就笑了起来!

诺诺:清明节,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踏青,我们在放风筝,爸爸妈妈为我加油,下雨了,我就不玩风筝了,爸爸妈妈就把风筝收起来了。

 一抹绿 忆清明

“碧玉团圆满屉香,素舂柔艾捣砧忙。”清晨采下芭蕉叶,有人刨椰丝、剁葱叶,把糯米粉和斑斓汁揉成面团。在孩子们灵活的小手里,迅速完成包馅、塑形,一会儿,蒸笼里就摆满散发着艾草清香、圆润可爱的青团。

腾腾热气中,传统近在咫尺,祖辈的智慧在孩子掌心生根发芽。清明,不只是缅怀思念,更是传承与延续。

微信截图_20250407154003.jpg

 一捧花 寄清明

清明祭拜祖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孩子们通过手工作品或剪贴画寄托对先人的感恩之情。

在清明系列活动中,孩子们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之旅。从了解清明的起源,到亲手制作寄托思念的清明美食、绘制饱含敬意的主题画作,再到聆听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每一个环节都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孩子们认识传统节日与文化的大门。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储备,更激励着他们在未来成长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小使者,带着这份对国家、对民族的热爱,一路向阳,茁壮成长。

供稿:陈琳璐
图片、视频:各班老师
审核:园领导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 文昌市文汇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