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故事】多彩隧道救援车——文昌市文汇幼儿园中一班
新闻来源:本站 时间:2025-07-08  打印本页
【文汇幼·游戏故事】

多彩隧道救援车

中一班

观察班级:中一班

观察日期:2025 年 3 月 18 日

观察区域:一楼户外安吉区

观察对象:林弈名、黄金鑫、王和诤

观察年龄:5 岁

记录者:吴黛杏

观察时间(定人、定点、定材料):定人(安吉游戏区)

观察方式(单次、多次):单次

观察内容:《多彩隧道救援车》

观察内容

本次观察聚焦于幼儿在户外安吉游戏区利用四轮木板车、红绿蓝弧形拱板、交通锥、木梯、木板及备用轮胎等开放性材料,自主构建“救护车—隧道—桥梁”救援情境的过程;通过材料的拆装、组合和功能再造,孩子们将拱板转化为车顶与隧道,将交通锥与木板拼成支撑桥面的平台,并在轮胎护栏与担架的加固中展现了合作协商与安全意识,整体呈现“多彩隧道救援车”主题下材料创生与角色扮演交织的动态建构游戏。

观察记录

08:10 “发现工程车”

名名坐在四轮木板车上,鑫鑫推着,诤诤在一旁查看轮胎。

名名:“这真像赛车!”鑫鑫:“不,是救护车,要去救人。”

08:15 “材料收集”

三人将红、绿、蓝拱板、交通锥、梯子搬到车旁。

诤诤指着拱板:“这个做隧道。”名名抱来交通锥:“可以当桥柱!”

08:22 “改装车顶”

绿色+蓝色拱板扣在车身,形成圆弧形“车厢”;名名钻进去试躺。

名名(大笑):“我在病房,快出发!”鑫鑫检查连接:“卡紧,别掉。”

08:30 “救援通道”

以交通锥倒扣为稳固支点,木梯与木板交错拼接,架起一座简易便桥;弧形拱板层层围叠,蜿蜒勾勒出灵动的“S”形隧道,匠心巧思让寻常物件蜕变为充满创意的构造。

诤诤:“桥太高,车会翻!”三人降低木板,用轮胎做护栏。

08:38 “穿越演练”

鑫鑫推车过桥,锦锦当“病人”,诤诤在隧道口指挥。

诤诤:“右轮别掉!”车顺利通过隧道——孩子们击掌庆祝。

08:45 “升级+角色轮换

在车尾绑两只备用轮胎作为“担架”,三人互换司机/医生/病人角色。

鑫鑫(新伤员):“医生,我脚痛。”名名(医生):“别怕,急救包在车顶。”

观察亮点

材料创新能力  

拱板“隧道⇄车顶”一物多用;轮胎既做轮组又做护栏、担架。

协商分工明确

  讨论“桥高/低”“轮胎护栏”等安全细节,体验协商—实验—修正的闭环。

角色深化细致

司机—医生—病人轮换,让每个幼儿既体验“服务”也体验“被服务”。

安全意识凸显

主动为桥降高度、加护栏,表现出初步风险评估与防护思维。

分析与思考

在“多彩隧道救援车”游戏中,名名等三名幼儿围绕“救援”主题对材料、情节与角色进行即时重构,呈现出跨领域的综合学习能力。

科学探究层面,孩子们反复调节桥面高度与轮胎护栏,直观感知坡度、重心与稳定性的关系,并主动尝试结构加固,显现初步的工程思维。社会性方面,三人自发轮换“司机—医生—病人”角色,游戏中出现“别怕,急救包在车顶”等安抚语言,体现了同伴协助与情绪支持,也培养了互相照顾的责任感。语言表达方面,真实场景促使幼儿自然运用“救护车、病房、担架、急救包”等专业词汇,语用更加贴合情境,词汇量与表达完整度同步提升。创造性方面,幼儿将拱板由“隧道”快速转化为“车顶”,又与交通锥、木板拼装成桥梁结构,多功能变换展示了材料再造的高水平想象力。

整体来看,自由开放的材料和连续发展的情境为幼儿提供了探索、协商与表达的丰富契机;他们在一次次试错与协同中整合了科学经验、社会规则与语言符号,凸显自主游戏对核心素养培育的独特价值,也提示教师后续可继续投放可拆装结构件与真实职业信息,引导儿童将“救援”故事深化为更系统的“城市安全”项目。

回应与支持

关键节点:隧道/桥梁初建

支持策略:观察承重状况,提供松紧带、软垫并提醒“连接要牢固”。    

关键节点:安全提示

支持策略:通过提问引导:“如果车太快会怎样?还有别的方法让病人更安全吗?” 

关键节点:角色深化

支持策略:投放听诊器、纱布等小道具;展示救护车内部照片丰富想象。

关键节点:复盘分享

支持策略:游戏结束组织三人向同伴介绍“救援路线图”,共同评议最有效的改造点。

家园共育

在“多彩隧道救援车”的建构与角色扮演里,名名、鑫鑫、诤诤三位孩子,以开放材料为画笔,将奇妙想象绘成“救援情境”的生动图景。他们用拱板搭建可变换的“车顶与隧道”,以轮胎构建兼具功能与安全的“护栏与担架”,在协商桥面高度、调整结构稳定性间,完成从材料组合到工程思维的稚嫩探索 。

游戏亮点,不止于材料的创造性运用——交通锥与木板拼成桥梁支撑平台;更在于角色轮换里的社会情感成长:“司机”平稳驾驶时,“医生”认真“救治”,孩子们在互动中学会协作、共情。就像名名妈妈在家长会后在家长群里分享的,中班是成长关键期,孩子的专注、认知与社交,在游戏里悄然拔节。

这场游戏,是孩子成长的缩影,也映照着家园共育的温度。老师在园里捕捉孩子游戏闪光,家长会细致传递成长点滴;家长感知着老师的用心,也更懂如何在家庭延续教育契机。未来,愿家园携手,让这些藏在游戏里的专注、探索与温暖,持续滋养孩子,陪他们在成长路上,驶向更广阔的天地,就像那辆“救援车”,载着勇气与热爱,奔赴一个个新的成长风景 !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 文昌市文汇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