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关核心问题
铸就专业队伍
根据省幼儿教育教研计划安排,为了建设我省教研员、骨干园长和教师的研究指导队伍,切实推动、提高园本教研的质量,2022年5月13日下午,来自海口、琼海、定安、万宁、文昌的各市县幼教教研员、园长和老师们莅临文昌市文汇幼儿园与线上约1万8千多名省幼教同仁们一道参加了以生活为主题开展的现场观摩与教研活动。
活动由文昌市教育研究培训中心罗菁菁教研员主持。
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有: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幼教教研员吴海虹、文昌市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幼教教研员罗菁菁、文昌市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幼教兼职教研员王翔、海口市琼山区幼教教研员王娟、海口市秀英区幼教教研员王飞、文昌市文汇幼儿园韩彬园长、文昌市幼儿园韩青园长、文昌第二幼儿园曾桂萍园长、文昌市第四幼儿园黄荷园长等。
根据活动安排,签到后大家走进班级观摩幼儿生活环节与环境。
为了帮助大家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观摩时文昌市文汇幼儿园韩彬园长与黄薇副园长毫无保留、倾囊相授地与大家分享了园所的具体实践做法和经验。
为了帮助新园所在所取进步的基础上往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结合园所实际及现场发现的亮点与问题,吴老师还组织大家即时交流了如何创设支持环境、如何合理布局、教师如何放手等问题。
观摩结束后,文昌市文汇幼儿园黄薇副园长分别从园本概况、现状分析、生活课程优化历程等与大家讲解了园所的基本概况及园本生活活动的教研路径。
左右滑动查看
(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
长按识别上方二维码观看现场视频
(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
教研经验分享后,跟随黛杏老师分享的音乐律动,大家以游戏的方式快乐地走进了文昌市文汇幼儿园教研团队开展的主题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不主动怎么办?》的园本教研现场。
班级现状及解决策略↓
1.幼儿不主动收拾自己的书包,有时到园把书包脱下后不按要求随意摆放。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班的老师会分工合作,分配到不同区域去监督幼儿,提醒幼儿自己收拾物品。
2.我们班孩子也存在不主动穿脱衣服、不主动搬凳子以及取餐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尝试将幼儿生活活动游戏化,如娃娃家的角色扮演或者故事中的角色扮演,让幼儿融入故事情境中,激发他们动手的兴趣。
研讨问题↓
1.孩子学会做的事情为什么不愿意自己动手?
2.如何提高幼儿的主动积极性
(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
剖析原因及策略研讨↓
1.《指南》中提出3—6岁幼儿需在成人的督促下完自己的事情。
2.利用奖励墙,及时回应幼儿的表现。
3.大班为了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以家园共育的方式,让幼儿在家中自己准备好明天的物品,自己收拾书包,家园共同监督。
4.用评比的方式激励幼儿,如:在班中举行“叠被子比赛”。
5.霍尔巴赫说:利益是人类行动的一切动机。当幼儿看到已经收拾好书包的同伴,心里也会着急。类似卢梭自然后果法,让孩子体验没有收纳习惯带来的困扰。面对一些孩子耍无赖的行为,我们可以采用90后反向育儿法处理,比孩子更加“无赖”。用冷处理的方式,不去特意提醒幼儿,让幼儿承担自己不主动行为后造成的后果。
是否要让幼儿在利益的驱动下做事?
1.用奖励机制更能提起幼儿的兴趣,虽然幼儿一开始为了“利益”去完成任务,但久而久之便会让幼儿习惯成自然。
2.用软件《班级优化大师》记录幼儿的一日生活,观察幼儿的行为改变,每周五进行小结回馈。
在执行奖励机制过程中,如何保持外部刺激和内驱力的平衡?
“班级优化大师”奖励方式更适合大班幼儿,如果集中到周五奖励对于小班幼儿而言则是延时奖励,达不到效果,应即时奖励。
班级现状↓
在收纳玩具时,有部分幼儿看似积极参与到集体任务中,但实际上并没有付诸行动,而是当“指手画脚”的旁观者。
1.培养幼儿的集体荣誉感。
2.责任落实到个人,老师参与到幼儿游戏中,对幼儿进行收纳玩具的分工。
(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
剖析原因及推进策略↓
1.《指南》中提出5—6岁幼儿可按类别整理物品,但如果在家中收拾物品时,更多是父母代劳,幼儿就无法养成习惯。所以在幼儿园老师更应让幼儿自己动手,可将责任落实到个人,明确幼儿个人的任务。
2.对于小班幼儿需要在成人的督促下完成任务,大班幼儿可直接对幼儿指派任务。下次游戏前可表扬表现好的幼儿,形成榜样作用。
是否可以适当提出“惩罚”,如取消不完成任务的幼儿下次玩游戏的资格。
1.无规矩不成方圆,适当的”惩罚”可增强幼儿的责任意识。
2.利用“三明治”教育法,先发现幼儿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再找出他们存在的问题进行批评,最后再进行表扬,给予幼儿信心。
3.从小班开始给幼儿灌输集体荣誉感,当有幼儿不愿主动做事时,老师可以身作则带动幼儿,让幼儿意识到老师跟他们一样都是集体中的一员,我要主动完成集体任务。
4.这是一种“小人精”式的懒,从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这类孩子很会察言观色,特别的聪明,同时他们的能力也特别的凸显,所以老师们可以借助这一点,给他们分配一些明确的且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任务。
以班级共性问题为导向,大家围绕案例,不仅一起交流、剖析问题出现的原因,且为实际解决问题提出了许多推进策略,现场分享、交流的研讨氛围相当热烈。
专家点评
1.教研活动的选材与形式接地气,对市县、乡镇幼儿园的园本教研有着带动、示范与引领的作用。
2.教研现场氛围活跃,老师们积极互动,智慧交错,集思广益,在思想碰撞中找到多种推进策略,因园而异的教研,扎扎实实解决了实际的教学问题,又回归到实际的教学中去。她们牢牢把住园本基础教研,坚持常态,稳步推进,服务教学的态度,值得大家学习!
3.针对案例存在问题,推崇以激励、榜样推动孩子们的学习,当正能量无限放大后,负面影响就会不断地削弱。
4.同思考:在园本教研中,教研问题是不是共性的?需要一起去研讨解决吗?这些问题是不是基于儿童的问题?是源于儿童的客观分析还是老师的主观臆断? 教研后经验怎样系统梳理整合,形成园本教育资源,达到共享推广,不断优化园本教研,促进师幼共成长?
吴海虹老师
1.儿童对外部行为的判断来自于成人的评价,建议以正面评价为主,多去发现幼儿的闪光点,让幼儿对于事情本身富有愉悦感。具象化的奖励方式更能提起幼儿的兴趣。
2.有效的园本教研应基于实践中的真问题、实际问题、难点问题、普遍问题、共性问题……并且要形成推进与改变策略实际解决问题。建议文汇园今后在基础上不断深推,如:生活环节让儿童自己梳头、互帮梳头。
3.生活是所有课程的基础,生活是幼儿园质量高低的关键,组织好生活活动是每一位幼儿园老师应具备的基本核心素养,希望大家关注幼儿园生活环境及幼儿园生活课程,放手和培养孩子能做到的事情自己做,引导在做中收获经验、知识、态度及独立意识等。
萧伯纳曾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种思想我又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
本次聚焦幼儿生活,分析幼儿现状,发现幼儿需求,紧随其后就如何让幼儿获得更好的发展提出推进策略的片区教研方式,充分体现了咱们幼教人求真务实、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相信通过本次教研活动引发的对幼儿生活活动的解析与思考,将会给大家今后的工作注入新的助推剂,带来新的活力。
相信我们的孩子在老师的专业引领及用心陪伴下一定能向阳而生、茁壮成长。
供稿:陈强(文昌市幼儿园)
供图:陈佩婉
审核:吴海虹、罗菁菁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 文昌市文汇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