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您们好!
春季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很多病毒在这个季节攻击人们的身体,特别是老人、小孩这些弱势群体,因此,春季儿童保健很关键,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水痘、腮腺炎、结核病等。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幼儿园是孩子集体生活的场所,为了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杜绝传染病在园内的传播。我园按照教育、卫生等上级部门的要求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工作,做好传染病的防治措施。加强对教职工的卫生保健培训,保证幼儿在园有健康的生活环境,除此之外我们还需和家长密切协作,共同为幼儿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现将几种常见的春季传染病及预防知识与各位家长一起分享,希望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关注做好预防措施,保护幼儿健康。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不同于普通感冒,它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呼吸系统以外的感染。
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潜伏期1~3天,主要症状为发热(体温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升达高峰)、流涕、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呼吸道症状较轻,咽干喉痛,干咳,可能伴有腹泻。
防治措施
1.勤洗手能有效防止外界的病菌和病毒通过手进入人体。外出归来、饭前便后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个人卫生用品切勿混用;
2.自然通风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是最简单、行之有效的室内空气消毒方法;
3.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积极手段;
4.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锻炼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
5.给予患儿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进食后以温盐水或温开水漱口,保持鼻咽及口腔清洁;
6.由于春季传染病初期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易被忽视,因此身体有不适应及时就医,特别是有发热症状,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进行治疗。如有传染病的情况,应立刻采取隔离措施,以免范围扩大。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出疹性急性传染病,自发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
水痘起病较急,可有发热、倦怠、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一般1~2天内发疹。皮疹首先见于躯干,约12~24小时左右经皮疹发展成为水疱疹,免疫缺陷的人患此症时症状较严重,常有继发细菌感染及各种并发症:如肺炎、水痘脑炎、水痘肝炎等。皮疹经2~3天后干燥结痂,痂脱而愈。
患者为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防治措施
1.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的有效手段,因水痘具有免疫时间超长的特点,只要感染过一次,几乎就不会再发生,建议家长们都带孩子接种疫苗;
2.加强病人的隔离,隔离期一般为发病至疱疹全部结痂或出疹后7天;
3.加强体育锻炼,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提高抗病能力。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症状为发热和手、足、臀、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 。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损害,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容易发生死亡。
防治措施
1. 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2.儿童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3. 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
4. 手足口高发期,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5.患手足口病居家治疗的患儿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减少交叉感染;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多发,传染力极强。以发热,皮疹及两眼发红、流泪、畏光、喷嚏、流涕、咳嗽为主要症状,并以颊黏膜出现麻疹斑为特征,病程中可出现肺炎、喉炎、脑炎等并发症。
病人自发病前2日至出疹后5日内,眼结膜分泌物、鼻、口、咽、气管的分泌物中都含有病毒,具有传染性,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防治措施
1. 做好保健工作,按时接种麻疹疫苗;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去往公共场所;
3.煅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4. 一旦与麻疹患儿接触,应立即隔离,不得外出;
5.患儿应隔离至出疹后第5日,给予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忌油腻辛辣食物。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低热、上呼吸道轻度炎症、全身散在红色斑丘疹及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主要表现为皮肤大小不一的红斑性及水肿性反应,常伴瘙痒。
大多是通过呼吸道飞沫散播传染,也可通过患儿口、鼻及眼睛的分泌物直接传染给被接触者,还可通过胎盘及母乳进行传播。
防治措施
1.接种风疹疫苗是预防的有效手段,预防重点在先天性风疹;
2.一般的荨麻疹是由过敏引起的,要让孩子远离过敏原。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75%患者表现为双侧腮腺肿大,疼痛明显,有发热、怕冷、头痛等类似感冒症状。
由患者和健康带毒者的唾液或呼吸道分泌液飞沫经空气传播。被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在短时间内接触到易感者的口腔亦可引起感染。
防治措施
1. 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去往公共场所,可采用腮腺炎减毒活疫苗肌注预防;
2.患病期间饮食宜清淡,以流质、半流质为主,不宜食用酸性食物,肥腻及油炸食品;
3. 患儿应隔离至腮肿消退。
猩红热是一种由A组B型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空气、飞沫、皮肤伤口传染。
主要症状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后明显脱屑,咽峡炎表现有咽痛、吞咽痛,可在皮疹出现之前发生;发热后第2日,由耳后、颈部及上胸部开始发疹,分布均匀,针尖大小的丘疹,按压会褪色,伴有发痒的感觉;舌乳头肿胀形成“草莓舌”,2~3日后舌苔脱落,舌乳头凸起,称为“杨梅舌”。
防治措施
1.高发季节加强环境卫生,室内多通风,保持被褥干燥洁净;
2.避免去人多密集的场所;
3. 患儿衣服及餐具等日常生活用品,应加以消毒;
4.出疹时将患儿指甲剪短,以防因瘙痒抓破皮肤,勤用温水帮患儿擦洗皮肤,注意不要用肥皂。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属病毒引起的腹泻,主要引起肠胃炎,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胃肠炎的症状是恶心、呕吐、腹泻等,部分人主诉有头痛、发热、寒战、肌肉疼痛,症状通常持续1-2天。
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消化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
防治措施
1. 保护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对病人的呕吐物及粪便要及时消毒处理,确保周围环境的清洁;
2. 注意饮食卫生,以免“病从口入”,不喝生水,不与别人共用水杯;
3. 提高身体素质。平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注意营养均衡,增强体质。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是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之一。 结核菌主要侵犯肺脏,感染结核杆菌后,细菌会破坏肺部的血管,可出现咳嗽、咳痰、咯血,或者痰中带血、胸痛及呼吸困难等局部症状;严重者也可出现午后低热、盗汗、疲乏无力、消瘦(体重减轻)等全身中毒症状和体征。
防治措施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个人卫生,不要随地吐痰;
2.室内经常通风换气,特别是有中央空调的办公区域或家庭,更要加强重视。
3.肺结核患者有痰时一定要吐出来,不要下咽。不要随地吐痰,应把痰液吐于纸上包好焚烧,或吐在有消毒液的痰盂中;
4.肺结核患者大声说话、咳嗽、打喷嚏时要掩住口鼻,不要对着他人,传染期也应少去公共场所,外出应佩戴口罩;
5.充足睡眠,加强营养,适当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防止免疫力下降。
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较严重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还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气溶胶和粪一口等传播途径尚待进一步明确。感染病毒的人会出现程度不同的症状,有的只是发烧或轻微咳嗽,有的会发展为肺炎,有的则更为严重甚至死亡。
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能被感染,被感染的主要是成年人,其中老年人和体弱多病的人似乎更容易被感染。儿童和孕产妇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易感人群。
防治措施
1.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做好个人防护和手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2.主动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
3.出现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可疑症状,应根据病情,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春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让我们家园携手,共同努力,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 文昌市文汇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