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幼•课程故事】进餐时我会这样做(小四班)
新闻来源:本站 时间:2023-09-03  打印本页

进餐活动是一日生活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幼儿园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要求:“幼儿园教育要注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尤其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幼儿刚入园时,在进餐环节经常出现餐前忘记洗手、边玩边吃、偏食挑食、座位洒满饭粒、进餐不主动、餐后忘记擦嘴巴等现象。为此,我们班开启了“进餐时我会这样做”为主题的课程探索。

课程缘起

小班刚入园幼儿,不仅会出现分离焦虑症,在生活中也会出现各种不良进餐行为习惯。我们发现小班幼儿在进餐环节会出现以下现象:

进餐前

餐前容易忘记洗手。小班刚开园时,许多幼儿是不知道餐前需要洗手,在进餐前,更多需要我们教师引导才学会洗手用餐。

进餐时

1.边玩边吃。幼儿进餐时易受外界干扰,注意力非常不集中,会出现同桌之间相互聊天、偷偷跑去玩玩具、自己玩勺子和饭菜等多种分心行为。

2.存在偏食、挑食行为。

3.座位洒满饭粒。还未掌握正确握勺方法,饭菜容易撒出,会弄脏衣服,用餐时间也较长。

4.进餐不主动,个别会等待老师喂饭,进餐量不足。

进餐后

进餐后容易忘记擦嘴巴和漱口,或者直接用衣服擦嘴。

分析原因

个人因素

小班幼儿爱模仿的年龄特点,别人做什么,就喜欢学着做。并且好奇心强,易受外界的干扰,喜欢多种花样的事物。加上小班幼儿小手肌肉发展不完全,动作技能缺失,未能正确握勺进餐,以及幼儿吞咽咀嚼能力强弱速度不同,都会影响幼儿进餐时长。

幼儿园因素

幼儿园的进餐环境也会对幼儿进餐行为产生影响。如一位幼儿讲话,就会出现许多幼儿跟着讲话,在嘈杂的环境下进餐也会分散幼儿进餐注意力。

家庭因素

部分家长不重视合理饮食榜样教育的影响,以及家长对幼儿就餐中的要求过分迁就满足,孩子们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想吃多久就喂多久,边玩边吃等都不在意,就无法给孩子们树立良好的进餐行为习惯。

课程探索

进餐前

我会自己洗手

话题1:为什么要洗手?

涵:因为手脏脏的。

雅:不洗手吃东西就会肚子痛,就会生病。

妍:因为我们出去玩的时候手上有很多细菌,要洗手才能洗干净。


话题2:什么时候需要洗手?

妍:玩沙子回来的时候要洗手。

晗:在吃东西之前都要洗手。

妍:吃饭前要把手洗干干净净的。

小结原来从外面回来后、吃饭前、上厕所后都需要洗手。


话题3:怎样洗手最干净?

睿:要一直搓手,一直洗就干净了。

萌:要拿洗手液洗才干净。

谚:手这里要洗,后面也要洗,都要洗。

妍:我会《七步洗手法》,那样洗最干净。

小结:那我们一起来学学《七步洗手法》,是怎么把小手洗干净的。

思考:借助《七步洗手法》儿歌,运用动作示范法直观地告诉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在洗手实践下,幼儿慢慢地学会了,并在教师提醒下渐渐养成习惯。但当孩子们穿长袖时发现孩子们会弄湿衣袖,为此,我们接着开展了《洗手歌》活动,让幼儿边唱儿歌边学习卷袖子洗手。要关注幼儿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不断解决困难、鼓励坚持,才能逐渐养成习惯。

我会分发餐具

我会排队端餐

我会握勺吃饭

案例:小班幼儿刚入园,我们从开始的个别喂饭到孩子们渐渐愿意自己用餐,发现进餐时一直存在着座位洒饭粒的现象,有的孩子会用手抓饭、抓菜吃,有的孩子衣服和地板上都是饭粒,甚至害怕老师发现还用脚踩饭粒等等现象。

分析:一开始我们以为孩子们挑食、偏食,但观察后发现小朋友吃饭时握勺方法是各种各样,很多都不正确,才会出现米饭乱跑的现象。于是,我们开展趣味儿歌《我会握勺子》来帮助孩子更好地掌握正确使用勺子的方法,并在用餐时多加观察引导,慢慢的孩子们学会了握勺,洒饭粒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

但又发现孩子们进餐时经常弄脏衣服,是餐具不合适?后来观察发现是孩子们的碗与身体距离比较远,加上小班幼儿小手肌肉发展不完全,在饭送到嘴巴这过程中容易掉衣服上。为此,我们借助绘本故事《两个娃娃》让孩子向故事中的“阿花”榜样学习练习一手扶住碗,另一个手拿勺子吃饭,小朋友身体要向前倾,接着小碗吃,吃完要漱口,也要擦嘴巴,渐渐这种情况就减少了。对于边玩边吃的现象,还通过故事《大公鸡和漏嘴巴》使幼儿懂得吃饭时要专心,不要浪费食物,进餐时不大声讲话,不做“漏嘴巴”。

进餐时

案例:老师,我吃饱了,我不吃了。

有位小朋友最近总是剩很多饭菜,并胆怯的端上来小小声地说:“老师,我吃饱了,我不吃了”。一脸委屈样等待老师回应,为此老师们思考商量后决定先给这位小朋友饭菜减量,当她第一次吃完很兴奋端上来给我们看时,我们也很开心表扬了她,她开心地到处跟其他小朋友说这事,看到了她满脸的成就感和喜悦感。

思考:小班幼儿就餐时不管你盛多少,经常会有很多小朋友剩一点。我们需要做的是观察每个孩子的就餐量、进餐情绪,秉承少盛多添、逐渐加量的方法,不给幼儿用餐压力同时,让他们吃完饭菜在“添饭”上享受一种成就感,下次才会吃得更多。

光盘行动

进餐后

我会自己收拾

幼儿爱模仿,我们采取正强化的方式,开展“餐后怎么收拾”讨论活动,学习餐后将桌面上的饭粒及骨头等捡到自己碗内,把碗内的残渣轻轻倒入剩菜收纳盆里,过程中及时表扬与鼓励餐后收拾的幼儿。

我会耐心等待

幼儿进餐速度不同,对于进餐较快的幼儿可以选择做一些较安静的活动等待其他幼儿。如:我们会开展餐后自主阅读活动,让幼儿搬椅子到指定的位置,自主选择绘本阅读,阅读形式多样,可以独自阅读、幼幼共读、师幼共读等等。或者开展“切西瓜”“五只猴子荡秋千”“黑猫警长”“小猴子爬山”等手指游戏。

家园共育

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教育不是家庭教育或幼儿园哪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

在家里的我

良好的进餐行为习惯,是需要教师观察幼儿,分析问题,以鼓励的形式示范引领,通过多种途径正强化逐渐引导幼儿实践中学会的。同时需要家园同步,长期的坚持与练习才能使良好的进餐行为习惯得到巩固和强化,最终内化成幼儿自主进餐的意识,形成良好的进餐行为习惯。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 文昌市文汇幼儿园